第十三章,秘籍

    奶奶,咱们隔壁的那个一进院子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好久都没人住过了。

    那个院子啊!是很久没有住过人了,那间院子原本就是咱们这个四合院里面的别院,以前是少爷住的地方,我记得好像是我公公那时候卖给别人,原本是和咱们后院相连,就你屋子旁边的那個墙上还有以前的门,只不过后来卖过之后就被封住了。

    那他们住家户呢!还有人吗?

    鲁奶奶听到姜言的话,想了想,接着说道,他们搬到后海哪里了,具体的地方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孙子今天为什么打听那个院子。

    我想看看能不能把它买下来,姜言斟酌了一下,直接对鲁奶奶说出自己的打算。

    那院子可不便宜,不过孙子,咱们不用买,我之后的房子都留给你,够住。

    不是奶奶,我是这样想的,你看咱们毕竟干的是一件危险的活,我想怎么着也要给咱们自己留个后路,我看后面的别院就挺好,我把他们买下来,趁着改造的时候偷偷弄一个地下室,有什么事情咱们也能躲里面,要不然咱们在开一个门,晚上出去办事也方便不是。

    听到姜言的话,鲁奶奶没有吭声,把补衣服的线用牙齿咬断,然后开口道。

    你这样考虑也行,等着奶奶去给你拿钱。说完就准备站起来。

    听到鲁奶奶的话,姜言赶紧拉着她道,不用奶奶,我有钱,真的有钱。

    我师傅临走的时候留了一大笔钱藏在一个地方,过两天我看时局稳定了就去把钱拿回来,奶奶你的钱还是放着吧!伱看这几天都用你不少钱了。

    你这猴崽子给奶奶见外我的钱就是你的钱,说完拍了拍姜言的脑袋。

    感受到老太太的亲昵,姜言只能嘿嘿的笑了起来。

    不过由此也打消了鲁奶奶给姜言钱的目的,不过那一箱子法币还是被老太太给强制的塞到姜言的手里面,说是买家具的钱。

    一个无话,到了新房子里面的姜言睡的很舒服,他不知道的是在她睡着的时候隔壁老太太不放心,还过来看了姜言几次。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的姜言就准备出门逛逛,顺便去给鲁奶奶买药。

    临出门的时候听到自己奶奶说让自己去百草堂买药,吓得就是一个踉跄。

    怎么百草堂也冒出来了。自己到底穿越到了怎么样的世界。

    不过随后这些都被姜言抛之脑后,他此时正在琉璃厂的地摊哪里闲逛。

    琉璃厂大街位于BJ和平门外,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字画,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姜言蹲到一个书摊的面前在翻越上面的书籍,这里面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老式的线装书籍,上面的封面也是繁体字,对于这字体姜言可不陌生。

    咦,药膳典方,闲来无厨,宫廷药典,看到这几本书,姜言心里暗暗吃惊,接着打开了这本药膳典方的书籍,这里面不是印刷的书籍,而且被别人用小楷精心写下来的书籍,拿着书扇扇,能够闻到一股墨汁的香味。

    再打开看了一眼,书里面很干净一看就是被人用心的保养过一样。

    这让姜言心里暗自惊喜,不过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在这书摊里面姜言还找出来了七八本这样的封装的书籍。

    看到这些书籍,姜言放下就决定把这些书籍全部买下来。

    琉璃厂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各种古玩汇聚之地,这些书根据姜言的推算,也属于古代的善本一类的书籍,他们其中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自己要是不早点买下来估计会后悔。

    小子,买不买啊!不买就不要乱翻,姜言还没开口,摆书摊的老板就不乐意了。

    买,当然买,不知道这书怎么卖。

    一听到姜言要买,摆书摊的老板立马换了一副嘴脸,看着姜言满脸笑容的说道。

    这位小哥真是好眼光,实不相瞒,这些书籍都是一个前朝的遗老放在我这里贩卖的书籍,这里面几乎都是孤本,错过了就没有这好机会了,我看小哥也是一个爱书之人,我也不多要,里面的书籍随便选,要是想都拿下来也不是问题,两千万法币,您老刘可以包圆。

    摊主是一位差不多年纪四十多岁的人,看着很邋遢,不过身上的穿的面料不差,是用昂贵丝绸做成的衣服,只不过有点脏看不出来本来的颜色而已,面色有点苍白,看着完全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