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通情达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姜言静静的抽了一根烟,然后拿起来了桌子上面的电话。

    “领导,您找我。”过了一会,自己的秘书小巩推开门走了进来。

    “小巩,过两天你个小魏陪着我要去盛京出一趟差,估计去的时间比较久一点,你做好心里准备,如果有问题,你可以告诉我。”

    听到姜言这话,小巩愣了一下,回过神来之后斩钉截铁分开口道:“领导伱去那里,我就去哪里,小魏我们俩都没有问题。”

    姜言听到点点头,然后又开口道:“这几天你和小魏两个人回去准备一下,把家里面给安排好。”

    “没问题,领导,我和家里交代一声就可以了。”小巩痛快分答应了下来。

    “对了,你去一食堂告诉何雨柱,今晚上早点回家。”姜言叫住了临出门的小巩,吩咐了一句。

    小巩点点头,出门时候还顺手换上了姜言办公室的大门。

    晚上回家的时候,姜言特意让司机绕道一食堂,接住了正准备回家的何雨柱夫妻。

    “柱子,晚上做一些好菜,喝一点。”上车之后,姜言吩咐了何雨柱一句。

    “放心吧!老大,没问题,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来做。”何雨柱拍着胸脯向姜言保证。

    晚上的晚饭丰盛异常,在姜言的示意下何雨柱和六子两个人整整弄了十个菜。

    “这年不年,节不节的,干嘛弄这么多菜。”

    刚坐好,老太太看着桌子上面的菜就忍不住开口。

    “奶奶,是我让柱子和六子两个人做的菜。”

    听到姜言这话,老太太愣了一下,下一刻又恢复了原样。

    其他人看着这一桌子的好菜都是跃跃欲试,何雨水更是口水都流了出来,看的姜言那是一阵好笑。

    这丫头,平常无论是何雨柱还是姜言基本上就没有短她的吃食,她的日子可是比大部分的孩子要好很多,怎么还是这样的馋啊!她这样子给八百辈子没有吃过饭一样。

    还有这丫头还是相当的护食,也会藏东西,就像小老鼠一样,自己每次带蒋思瑞去友谊商店买零食都会给何雨水带一份。

    这丫头一旦东西到了她手里面,初了自己和媳妇、奶奶还她嫂子秦淮茹,其余的人很难在从他手里弄到东西,就是他亲哥何雨柱都不行。

    不过也就怪了,这小丫头分饭量可是不小,有时间比姜言还吃的多,姜言他们的伙食,在整个四九城也是数的上号的,不说顿顿有肉,最少顿顿的油水少不了,就是她中午带去学校的午饭那一顿不是偷偷的给她塞一块肉,就是放一个咸鸭蛋。

    总之她的伙食在全校都出名的好,不过这么多的东西吃到她的嘴里就没见她长肉,不过个子可是一个劲的窜,十四岁的小丫头个子已经有一米六多了,在他们整个学校里面女生种个头也是数的着的。

    老太太动了第一筷子之后,其他人才开始动筷子,何雨水更是一马当先的夹了一块糖醋排骨,酸酸甜甜的菜,最受女孩子欢迎。

    十个菜,被姜言他们几个人吃的一干二净。

    吃完饭,秦淮茹他们在收拾厨房和餐桌,姜言则是给老太太和自己沏了一杯香片。

    饭后一杯茶,是现在姜言和老太太的一个习惯。

    甚至姜言还发现,自从老太太不愁吃喝之后,之前的的种种做派开始逐渐的显现出来。

    从屁三儿哪里姜言淘换了不少好东西,如今姜言他们在家里喝茶基本上都是用的盖碗。

    至于之前上级送自己的那一套“建国瓷”确被姜言给珍藏了起来,开玩笑,这东西意义巨大,用它来喝水吃饭,自己是脑袋抽抽了。

    甚至姜言还想着,要是后来有机会了,弄一套7501瓷给收藏起来。

    7501瓷可以说是现代我国陶瓷大师集体智慧空前绝后的结晶。

    “7501瓷”的设计和制作,集中了当时国家最优秀的陶瓷人才,是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颠峰之作,也是他们高度协作,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各施其才,在一类瓷器上集中了诸多大师的智慧,堪称空前绝后。

    也是能与宋明官窑比肩的不朽艺术杰作。“7501瓷”已与宋明官窑一起,成为并立于中国瓷器之林的颠峰艺术杰作和独特门类,其在工艺造诣上的成就,与宋明官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瑰宝。

    它蕴涵了伟大领袖的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

    “7501瓷”作为领袖的专用瓷器,不仅蕴涵了巨大的伟人信息,同时蕴藏了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信息,这是其他任何瓷器都无可替代的绝对价值。

    尤其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