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万历四十二年春天生的,崇祯七年夏天的时候,刚好满十三岁没两个月了。
那一年夏天发生的一切,俺一辈子都忘不了;若是用一些老人的话来说,俺是在大难之中遇到了贵人,才是逢凶化吉把命数都改变了。”
在村头一棵很有些年头的大槐树下,已经是白发苍苍的李四平,张开了一嘴如今只剩几个牙齿的嘴巴。
对着围绕在身前的后辈小年轻和娃娃们,嘴里是如此喃喃地讲述了起来。
哪怕有关于以上和接下来的一些内容,在他的嘴里已经说过了无数次,眼前的这些人也听说过了无数次。
可是如同以往一样,只要是村里被尊称为四太爷爷的李四平,说起了这些内容之后,李家村的人围过来,并且都会是百听不厌。
就算今年按照鞑子的说法,已经是康麻子的三十九年了。
那已经是发生在6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是在那一个夏天中发生的一切,随着这么多年的时间下来后。
不仅没有被澹化,反而在大家私下的口口相传之中,变成了一段传奇。
每每在听完了这些故事过后,村中的一些小年轻总会夜不能寐,用上现代位面的一句形容词,那就是:
枕刀入眠、恨不早生六十年……
在李四平讲述了无数次的故事中,其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俺记得可清楚了,那一年俺们才是收了地里的庄稼,就听说鞑子从大同镇和宣化镇两地破关而入,在各地四处掠劫了。
他们像是蝗虫一样,只要过境之后看到的老百姓全部抓走、东西抢光,稍有一点反抗和叫骂,毫不留情的就动手杀人。
在他们眼里,人命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不值钱。
那时候李家村的老少们怎么办?只能在家里待着,求老天爷让鞑子不要过来呗;老话说得好人离乡贱,就是跑到其他地方去避难,咱们老百姓怎么生活了?
结果求老天爷没用,在七月初最热的三伏天,鞑子大军还是出现了。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一下子就打开了村子里的土围子,当时俺娘看着情况不对劲,一把就将家中最小的俺,塞进了一口早就废掉了的小地窖里。
盖上木板之前,俺娘告诉俺不管听到了啥,都一定是不能出来。
俺听了老娘的话,算是活了下来。
不管是外面多么乱,有人哭、有人叫一直都没有出来,鞑子也没有发现用麦秆挡住的地窖口。
一天一夜过去后,俺又饿又渴、实在受不了之后,才是偷偷地从里面顶开木板、爬了出来。
一出来之后,俺就被吓的坐在了地上。
为啥?你说鞑子抢东西、那就抢东西吧,他们还杀人。
村子里到处都是死人,俺一眼看了过去,俺爹、俺娘、俺大哥大平、二哥二平,隔壁大肚子的嫂子,五十多岁童生李老爷。
还有村子里好些人都被杀了,到处都是他们的尸首。
临走之前,鞑子还村子里已经被鞑子一把火,烧成了几乎一片的白地,俺出来的那一个时候,好多地方还在冒烟了。
不怕你们笑话,俺那时候才多大,只是一个半大小子了?
当时就吓的坐在地上哭起来,嗓子都哭哑了之后,才寻思着要喝上几口水后,挖个坑那爹娘喝两个哥哥给埋了。
在这个时候,村子里又多了七八个人,他们都是从鞑子手里逃出来的人。
听到了俺的哭声之后,才是从躲着的地方爬了出来,只是大家伙在这个时候,哪有心思互相搭话。
一个个都是哭着忙活,先安葬起了自己的家人。
然后又一起,把其他的人也给埋了。
俺从地上起来后,最开始走到村里的一口水井,也就是老石头现在家门口,现在已经枯死的那口水井,想要打点水喝一下。
到了地方一看,里面全是泡到发胀的是尸首……
说到了这里的时候,李四平已经是在一边说话间,手上一边熟练地卷好了一根喇叭筒纸烟。
点燃后抽了两三口后,就是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话说!如果杨东篱等人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后,一定能发现这老汉卷烟、抽烟的动作、姿势,像极了他们那一个死扑街的指挥官。
******
在一轮明媚月色的照耀下,乡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就连顽皮孩童们,也被李四平的故事吸引。
没有说话和吵闹,-->>
第106章风云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