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演讲

r>
    李谕填好单子,然后对柜员说:“除掉10%的手续费,一共是450银元,都存入我名下户头。”

    他刚说完,后面有一个挺讨厌的声音传了过来:“450个银元就存洋人的银行,真是打肿脸充胖子。”

    林炳华和荣禄的儿子巴隆一起走了进来。

    李谕讥笑道:“你不是不爱洋人的东西吗,怎么来这里?”

    林炳华一时语塞,于是不再和李谕说话,而是对巴隆说“公子,这家银行是大英帝国最大的银行,银子放在这里安全得很。”

    之前八国联军的庚子国难中,很多大户家的钱被洗劫,北京几百家钱庄和票号也惨遭抢掠,如今幸存下来的都是一些“连锁”的大票号,在别的省份有余粮,才维持到了现在。

    荣禄家当初也受了不小的损失,对此心有余季。

    巴隆说:“英国的银行,听着确实安全。”

    柜员知道来了大户,立刻上来拉存款,“两位公子爷,是要存银子吗?您真是选对了!我们汇丰银行现在的利息是2厘,多存还能商议。”

    2厘就是月息0.2%,年息2.4%,算是比较正常的水平。

    巴隆心中算了算:“可以接受,等我再去法国、俄国还有美国的银行也问问。”

    柜员连忙说:“公子爷,连庆亲王都在我们汇丰银行存款,现在其他家的银行业务根本没有我们家覆盖广泛。”

    巴隆其实对银行也没有太大了解,心中估计也都差不多吧,于是说:“如果存200万两,可有什么说法?”

    柜员眼睛都要窜出来,手笔太大了!

    “公子爷,如此巨大的数额我做不了主,等我们经理回来了让他亲自与您谈。”

    巴隆说:“还有,银子现在都在钱庄,转移过来麻烦吗?”

    柜员说:“这么大的数额您肯定也要知会一下钱庄,或者我们也可以提供担保服务。”

    “那我知道了,等我把钱庄的事处理好再来找你们。”

    巴隆的银子分散在三家钱庄,他对旁边的林炳华说:“听着似乎可以,你觉得哪?”

    林炳华陪笑道:“公子既然选择了汇丰,小的肯定也要把钱放在汇丰。”

    李谕在旁边都听见了,心中暗骂,这帮臭公子哥真是有钱得过分!

    京师大学堂终于开学了。

    虽然开学典礼远没有后世那么恢弘隆重,到场人数也仅仅是仕学馆55名学生、师范馆76名学生,以及二十余名教职人员,加起来不过一百五十多人,但终究是重新招生后北大第一次真正的开学。

    如今京师大学堂的条件也相对简陋,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大礼堂,典礼只能在院子中露天举行。

    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坐在屋檐下,两人一个曾经是吏部尚书,一个曾经是刑部尚书。

    从这里就可看得出来,清廷对大学堂的规格设置极高。

    各科教习也在两侧分别就座。

    张百熙是为大学堂开学操劳最多的人,也是复学后的第一任“校长”,他首先起身致辞,下面的众学子也都站了起来。

    张百熙道:“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大学堂,在我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做坐而论道,今天,我就和大家论一论这世间的道。”

    说罢,他抬起右手轻轻的往下压了压:“大家都坐下吧,坐下。”

    张百熙继续说:“从我们识字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为人之道,治世之道。

    “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我一直在想,对于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让国家振兴之道!

    “这次开办京师大学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质疑,大家也都清楚,甚至还死了人。死的这个人叫王长益,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会死?又是谁把他逼死?我想到了几百年前,前朝也有一个姓王的人,叫王阳明。这个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所以我以为,王长益之死,就是死于心中之贼!而这个贼,不仅在他心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要论清世间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心中之贼!”

    张百熙提到的王长益,确有其人,他因为家贫如洗,在科举上又几番落第,颇不得意。

    四年前京师大学堂第一次开学时,听说就读京师大学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贴,将来毕业后还能谋得一个实缺,左思右想后,虽然心里也并不是十分情愿,但还是到京师大学堂报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