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争议依旧

么好的氛围吗?”

    胡适笑道:“就是!大家也是借此喜事一同来你这聚聚。”

    余云岫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施今墨,诧异道:“院士先生,以您在科学界的地位,怎么会找来一位旧医生?”

    施今墨听后不满道:“什么新旧医生的?”

    余云岫说:“过去的中医就是旧医学,该摒弃!”

    施今墨眉毛一竖:“凭什么?”

    余云岫说:“旧医学全是不合时宜的谎话,没有凭据,称不上科学,怎么能够继续存在?”

    施今墨说:“先生说得过激了!”

    余云岫说:“不,我只是陈述客观事实。从奠定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看,中医所秉持的阴阳五行以及经脉穴位等理论都没有实际支撑,难道你不承认?”

    施今墨脸上有点发胀,没想到余云岫上来就抛出大招,回道:“医学看的是疗效,能够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余云岫不甘示弱:“能做得了手术吗?能打得了防疫疫苗吗?”

    施今墨不擅长辩论,只好说:“李谕先生是科学之圣,今天是先生请我来的,足以证明其态度。”

    余云岫说:“哦?那我想听听院士先生怎么看待旧医学与新医学。”

    蔡元培、胡适、鲁迅、虞和钦、邵飘萍等人全都看向李谕,这是个棘手问题。

    此前李谕也表达过几次对中医的肯定态度,但都是私下场合,于是说:“正好今天来了诸位文化精英,咱们就聊聊刚刚冒出来的又一次废除中医运动到底对不对。”

    废除中医在国内有过好几次大浪潮,目前应该算第二波,最强烈的是1929年的第三波。

    施今墨对余云岫说:“当然不对!你说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决绝地废除国医?”

    余云岫说:“为什么?难道你看不见,日本国废除中医之成就何其显赫?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国便以立法的形式,废除了汉方医(即中医)。如今在日本国,西医是唯一的合法医疗手段。我们学习日本国,当然要借鉴其成功经验。”

    坚决要求废除中医的余云岫等人,大都是留日学生,有样学样。

    “不至于那么绝对,”李谕笑道,然后对鲁迅说,“周老师,你也曾在日本国学习医学,我想知道,在日本国还有没有中药?”

    鲁迅点头说:“有的。日本确实废除了中医,但没有废除中药,因为很多中药的疗效属实不错,日本人无法割舍。”

    施今墨说:“日本人‘废医存药’,心思耍得不错嘛!”

    余云岫问道:“周老师,你是学过西医的,该不会也信中医的方术?”

    鲁迅说:“我当然站在西医一边。”

    “这就是嘛!”余云岫说,“但凡学过现代科学以及现代医学之人,都会坚定地废除中医。”

    余云岫是整个民国时期废除中医的急先锋和领袖。

    施今墨被说得有些难以招架,只能看向李谕。

    李谕想了想说:“余大夫废除中医,我认为无非就是关注中医是不是科学,对吗?”

    “没错,”余云岫说,“我认为中医不是科学,只是巫术、方术。不仅我,在座的诸位包括仍在欧洲的梁启超先生,都认同我的观点。”

    其他人全都表示了默认。

    李谕顿了一下,说:“确实,中医不是科学。”

    施今墨脸色一黑,感觉更加孤立无援。

    余云岫高兴道:“我就知道是这样!”

    李谕却继续说:“但我想问你个更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科学?”

    余云岫说:“我看过先生的文章,科学需要可证伪。中医的阴阳五行以及脉络学说,全都不可证伪,自然不是科学。”

    余云岫突然感觉又找到了反对中医更好的理由。

    李谕不急不慢道:“科学极为苛刻、严谨,力求纯粹的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和模棱两可,对不对?”

    余云岫说:“当然!就是因此,科学才是所有学科中的龙头老大。”

    科学在二十世纪初的地位真心高得没法形容,全世界都是如此。

    李谕说:“那如果我说,在科学界,数学算不算科学,其实也有争议哪?”

    “怎么可能!”胡适听了李谕的话后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当然是科学中的科学。”

    李谕道:“包括数学在内的形式科学,如逻辑学、统计学,其实都不能完全被称为科学,我指的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