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来客



  “将军,有个人找上门来,摸不清路数。”一个夜不收报告道。
  闯军在称呼方面有很大的改革,凡是有长辈意义的词都被取消了。军中和官场上都不得使用“大人”和各种带“爷”字的称谓。果毅将军因为统领的兵力为一协,所以保留了明朝对副将的称呼,称为“协台”,相应的,制将军也被称为“镇台”,王瑾、刘宗敏、田见秀三个权将军则被称为“军门”。但是,明朝用来称呼参将的“参戎”拿来称呼威武将军就不是很合适了。
  再加上闯军的等级没有那么森严,好多人也弄不清楚谁到底是什么官,所以闯军的礼仪规范里并没有把“军门”“镇台”“协台”当成正式称呼,威武将军以上都可以称为“将军”,都尉以下的军官,则都称为“长官”,理论上来说,将军也可以称为长官,但一般都不这样称呼。
  明朝百姓对士兵的称呼中,“总爷”“副爷”“军爷”等带“爷”字的都不能用了,只剩下“老总”这个词,有时百姓也称士兵为“长官”。理论上来说直接叫“弟兄们”也可以,但百姓不敢叫,新加入的文官又嫌俗,只有闯军家眷和文书队出身的文官才会这样叫。
  文官称呼士兵,一般是“这位军士”,称呼军官则是比自己级别高的叫长官,对平级和级别低的以官职称之。既然是做官的人,看别人的官职自然不会看错,也没什么麻烦的。
  不管叫什么,反正别叫首长就行。
  夜不收带回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足有十几个,不过大部分都是家丁奴仆打扮,只有一个是士绅家的少年子弟。
  “学生梅文华,麻城人氏,家父是原甘肃巡抚,恕个罪说,名讳上之下焕。”男装打扮的梅文华拱手施礼。既然她穿着男装,李定国便当她是男的:“原来是信天先生便是尊翁,不知阁下冒险来访,有何贵干?”
  李定国倒是很佩服这小姑娘,从麻城到嘉鱼要穿越战区,一般的武将带着亲兵都未必敢走。这样一个少女,就算有家丁护送,这等胆识也十分惊人了。梅文华说:“只因家父有难,走投无路,在下与贵军的刘温甫将军曾有一面之缘,故斗胆前来相求。”
  李定国很是奇怪,刘文秀在麻城待过很长时间,认识几个当地乡绅倒不奇怪,但梅之焕无论家产、科名、曾任官职、在乡势力,都属于乡绅中的顶级人物,刘文秀怎么会和他家有交情?这事可不是他和刘文秀能做主的,他一面留梅文华待茶,一面派人飞报刘宗敏。
  刘文秀很快就来了,刘宗敏的意思是,除非是比招安还大的事,否则什么都可以答应。根据汤志上个月传来的消息,梅之焕自从去年被张一川烧了宅院之后,元气大伤,他本来就是被崇祯亲自罢黜的废员,麻城之变中当地乡绅勾结闯军抗拒官军的锅就让他一个人背了。
  梅之焕的土地被亲戚瓜分了,他现在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全家寄住在大别山里的大岐寨中。大岐寨寨主王光淑是大别山众寨主中为人比较正派的一个,和汤志也有些交情,到汤志上次联络为止,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能争取到梅之焕这样的人和闯军合作,在政治上是非常有利的,虽然老头儿已经风烛残年,据说最近身体也不好,但闯军借他造造声势总没坏处。
  梅之焕本来是打死也不肯和流寇来往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可由不得他。
  罗汝才、马守应、贺一龙三营联军进兵河南,沿着大别山北麓进兵,其偏师进入了大别山中。梅家人口众多,因此王光淑并没有让他们住在大岐寨中,而是令拨了一处小寨让他们居住。不料这一次,这座小寨正撞上了王得仁。王得仁“借粮”,梅之焕不允,双方便冲突起来。眼看寨子要守不住了,梅之焕只得亲自出面,让王得仁把他扣为人质,家人想办法拿出了钱粮来赎。
  王得仁派了十个人进寨搜查一番,又询问了周边居民,判断梅之焕的寨子里确实没有多少钱粮,还要仰赖大岐寨供给。于是他同意了梅之焕的方案,把梅之焕扣在营中,让梅家人去筹措钱粮。
  王得仁并不只是路经大别山,他的任务是在大别山中找一个山头立寨,作为曹回革联军在南直隶和楚豫两省之间往来的退路。他直接突袭上了大别山中最大的寨子,黄冈县的白云寨,寨主易道三猝不及防,只得仓皇逃走。
  贺锦、塔天宝、牛万才派人向王得仁抗议,他们和易道三之间是有互不侵犯协定的。但王得仁表示,你们仨和他有什么协定,关我屁事?革左五营内部的关系闹得很僵。
  梅文华在父亲被王得仁扣押之后,立刻向王光淑求救。王光淑约上蕲水县斗方寨寨主周从劻前去说和,希望王得仁能释放梅之焕,但王得仁狮子大开口,要求颇高。王光淑的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有自己寨子里的人要养活,再仗义也不能答应这样的要求,周从劻自然也是一样。
  梅文华病急乱投医,找到了汤志这里。汤志说,既然左金王的面子都劝不动王杂毛,他和柯禹舜这两个小角色就更不用说了。要说谁有这个面子,那恐怕只有闯王了。
  李自成称“奉天倡义大元帅”之后,闯军中的很多人都觉得“闯将”这个绰号不够堂皇,于是称李自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