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虞坂古盐道



  “谢头领回来了!”一群士兵簇拥着谢迁上了山。虽然山西闯军的军官们大多受封官职爵位,但平时做的还是打家劫舍的买卖,所以依旧习惯用绿林称呼。
  谢迁介绍道:“木大哥,这位是孙远兄弟,过去是孙抚台的亲兵队长。”
  孙远大致介绍了孙元化那边的情况,他和邓阳保护孙元化、韩源等一干从太原逃出的官绅躲进了晋西南的中条山中。他们聚拢孙元化的家丁,马祥麟、张凤仪夫妇的残部,零散明朝溃兵,一部分当地乡绅的团练,绿林好汉及饥民,拉起了小两千人的队伍。
  但是这支队伍的生存状态十分艰难,和清军打了几仗,输得很惨,死了不少人,现在也只能躲进大山之中,靠少数乡绅接济和抢劫为生。
  所谓“邓阳”,就是郭升的化名,他在紫荆关之战中诈死埋名,投入孙元化麾下,现在孙元化都变成山大王了,他也没必要隐瞒身份了。当初在大名府时,赵胜蜡丸传书,给了他木怀玉的联系方式,让他有事到王屋山中的山寨联络,于是他便和木怀玉搭上了线。
  孙元化脱险之后,也没为此太感到遗憾,反正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肉体生命是死是活倒无所谓。他的家乡现在是张献忠的地盘,他也不怕崇祯报复。郭升要进山,那便进,凡事都交给了郭升和孙远。郭升也知道,这种指挥上千人占山为王的行动孙元化帮不上忙,修建营寨什么的有韩源负责也就够了,让孙元化先歇歇吧。
  孙远说:“我们得知消息,岳讬率领约三万兵马,正驻扎于泽州。东虏恐怕秋后将有大举,孙抚台派在下前来向贵军报讯。”
  木怀玉说:“你们既在中条山,把消息送到陕州告诉曹营的人不就行了。”孙远说:“毕竟我们不是同一系统,贸然联系,恐怕曹帅未必肯信,反而误事。”
  木怀玉笑道:“你可知曹操为什么绰号‘曹操’?若是连这等分辨虚实的本领都没有,他也做不了这个大元帅了,你们特意到我这里来绕一圈,才叫误事呢。不过也要谢谢你,我把这个情报送到郑州去,也显得我这个山西果毅将军做了些正事。”
  其实木怀玉早就发现清军南下了,闯军在王屋山还有个大寨,怎么会不知道泽州的事情。但是孙远既然来提供情报表示友好,他一定要欢迎。他也知道,孙远来此不会只有这点事情:“贵军现在生活如何?有什么我们可以效劳的?”
  孙远道:“效劳可不敢当,只是的确有些麻烦,要拜托贵军援手。”木怀玉说:“我军的宗旨是,只要是抗清的友军,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贵军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就好。”
  孙远说:“虽然中条山北麓就有盐池,但岳讬此酋甚是狡猾,早早派兵守住了盐池。单靠绿营兵是守不住的,他便把盐池的开采承包给了附近的豪绅,让这些人组建‘护盐队’,敢有贩私盐者格杀勿论。这些豪绅有钱,又是族人众多的地头蛇,现在护盐队已经有了几百人。我们之前从虞坂古盐道偷运私盐,这些盐狗子勾结绿营兵伏击了我们,死了七十多个兄弟,这条盐路也断了。”
  虞坂古盐道是西周时的虞国修建的运盐道路,因为盐池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条路在另一时空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公路的时候。传说中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那匹千里马拉的就是盐车。横亘在道路上的锁阳关是当年晋国和虞国的边界,“假途伐虢”的故事中,晋国借的就算这条路。
  除了盐,中条山明军还缺少很多东西。岳讬知道这里是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的地方,因此向那些投效清朝的乡绅分发武器,甚至安排一批绿营老兵退伍,到中条山地区担任乡勇教师。这些乡勇想对付闯军、曹军的主力部队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碰上当年王嘉胤、王自用那样的流寇大军也只有被碾压的份,但是对付各家山寨和明军的散兵游勇,这些民间团练却非常有效。中条山明军现在不足两千人,无力击破这些乡勇,因此就无法深入基层,筹措粮饷甚至服装都遭遇了极大的困难。
  武器装备同样无法补充,火药全部用完,火铳都成了烧火棍。盐池附近有大量的硝出产,但护盐队同样把持着硝的销路,想要夺硝必须经过一番苦战。
  明军既缺少粮食食盐,又缺少武器装备,战斗力进一步下降,和乡勇开打之后没法迅速破寨,只要乡勇坚持一段时间,绿营兵就会来增援,明军便只有逃跑的份。清朝接管山西之后,在整肃绿营兵纪律上着实下了功夫,现在的绿营兵不再像之前做明军时那样对救援乡勇漠不关心了。有了军饷和纪律的约束,他们的出战积极性高了许多。
  再这样下去,中条山明军迟早被清军困死,郭升只能选择向友军求救。
  与他们邻近的曹营也面临吃盐难的问题。河南原本吃通过虞坂古盐道送来的晋盐,后来潞王府、福王府垄断了食盐的销售,来自南直隶的淮盐大行其道。曹营攻克洛阳后,淮盐便不再运来,虽然曹营从搞走私的明军手中也能买到淮盐,但价格高了许多,山西沦陷,晋盐也运不来。
  西营夺到了扬州府东部的一些盐场,但这会儿正忙着清算把持盐场的豪强,首先要保证江南食盐的稳定供应,要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