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试错



  当闯军和清军渐渐摸清对手的位置,战场局面开始变化了。
  清军的人数,恰好也是六千余人,其中旗人占半数,以两蓝旗人为主,另有绿营总兵两千余人,来自扎鲁特部和土默特部的外藩蒙古兵数百。主帅为克勤郡王岳讬,共有四名都统随征:正蓝旗满洲都统叶臣、镶蓝旗满洲都统屯齐,正蓝旗汉军都统金砺,正蓝旗汉军都统李国翰。这几个人的名字王瑾都不陌生,六千军队有一个郡王、六个都统,算是很豪华的配置了。
  完颜·叶臣,清军中的老资格悍将,最后一任东江总兵沈世魁就死在他手里,另一时空的他是清军攻取山西的主将,后来又跟随勒克德浑参加了荆州之役。
  爱新觉罗·屯齐,是舒尔哈齐第四子图伦的儿子,也就是济尔哈朗的亲侄子。南明史上的劳模级人物,自从二十三岁初阵开始每战必与。入关后参加了潼关之战、下江南,随豪格救援西安,打败贺珍、刘体纯、孙守法、武大定,后来镇压甘肃回民起义。最有名的还是作为尼堪的副手随同南征,在尼堪被击毙后代掌全军,在宝庆之战打败了孙可望。后来,他又跟随信郡王多尼参与了和大西军的最后决战。原本他应该在皇太极死后才出任都统,不知道他的前任艾席礼出了什么意外。
  金砺,在清军攻山西时是叶臣的副手,后来打败过马进忠,与三顺王一起入湖南。是进攻舟山的主将,又在福建击败过郑成功。
  李国翰,为努尔哈赤诈开抚顺城门的李继学的儿子,皇太极的侍卫出身。入关后长期在陕西、四川作战,参加了凤凰山之战。在保宁之战中,和吴三桂、李国英一起大败刘文秀。后来与夔东十三家及贵州明军作战,病死军中。
  土国宝,在另一时空官至江宁巡抚,镇压江南抗清起义,以贪婪残暴闻名,激起吴胜兆反清。
  都是老熟人了,尤其是金砺,金砺还是明军将领的时候,王瑾就见过他,当然,金砺肯定不认识王瑾。那时王瑾还是罗一贯部下的一个小卒,罗一贯的防区和金砺的防区相邻,然后罗一贯死了,金砺降了。
  王瑾不由得回头看了看自己这边的军官队伍。主要将领同样也是五个人:刘芳亮、刘汝魁、张洪、郝摇旗、马世泰。论在另一时空的知名度,与岳讬的五个副手大概也差不太多。只是不知道,作为主帅的王瑾和岳讬比起来如何。
  “清兵没有红夷炮和大将军炮。”郝摇旗带回了今天第一个好消息,“他们带的都是些方便机动的轻炮,但他们的炮铸得不如我们结实,炮车也没有我们的好,他们那些小炮,打出的炮子可能也就一磅或者一磅半吧。”
  闯军和清军进行的第一次主力交战,清军就在炮兵上居于劣势,这让王瑾不由得想起了另一时空的潼关之战中,刘芳亮指挥的顺军骑兵面对孔有德、耿仲明指挥的东亚最强红夷炮队的情景。闯军此次攻击只是试探性的,携带的火炮也并不是很多,抽调了炮标的一个队,有九门六磅炮,此外还有支援步兵的九门三磅炮。
  而清朝旗军装备的火炮大多是佛郎机型的百子炮,这东西的射速比较快,支援步兵效果还是不错的。绿营兵除了少量百子炮,还以虎蹲炮来增强火力。要说灵活机动,闯军的炮肯定是不能和虎蹲炮比的,但要说射程和杀伤力,虎蹲炮对于现在的闯军来说就根本不能叫炮了。
  此时,两支军队在平原上已经排开了阵势,相隔大约二里。王瑾用望远镜观察着清军的阵势,发现和己方的布阵相差不大。
  闯军和清军的师承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源出于辽东明军,也都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接触过此时世界各主要地区的军事技术。除了因为武器和军队素质的不同略做调整,大体上的思路是相同的。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清军装备了斑鸠铳,很明显他们的武器不仅仅是缴获明军的,还有不少新制的,这应该是京师的兵工厂的产品。由于登州之乱没有原本的历史上严重,孙元化的军事改革有了更多的成效,明军斑鸠铳的装备率更高,清军在辽西战场上也吃了些斑鸠铳的亏,对于这种武器有了更多的认识。因此占领京师之后,清军武器的更新换代也比原本的历史上进度更快了。
  王瑾还认出了少量的鲁密铳,分为两种,一种是发射三钱弹丸的轻型铳,另一种则和斑鸠铳一样带支架。清军取消了在鲁密铳上加装刀刃的设计,这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王瑾没看到荷兰式的火绳枪,明军装备这种武器也很少,看来清军要等和哥萨克频繁接触之后才会尝试仿制。
  王瑾竟然还发现了几杆类似抬枪的大铳,这种武器是根据康熙年间从准噶尔部手中缴获的土耳其赞巴拉克火枪改进而来的,为什么清军现在就用上了?
  这其实是纳敏夫的锅。另一时空准噶尔的火器都是被他们征服的叶尔羌工匠制作的,多年以前,纳敏夫从叶尔羌汗国他大舅哥那里买了一批军火,其中就有赞巴拉克火枪,后来他让清军赶出蒙古,有一些大号的赞巴拉克火枪被清军缴获。因为在贺兰部手上没发挥出什么威力,皇太极也不知道这种武器到底是否实用,所以先试制了一部分,发给各军试用。清军现在并不确定到底哪一种火绳枪才是最适合他们使用的,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