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令出山摇动3军听分明





  剃发令的消息传到太原时,罗汝才和纳敏夫正在这里会面。
  看着从直隶送来的情报,纳敏夫感慨道:“皇太极帮了大忙啊。当年的辽金夏元,没有哪个能真正全面让自己治下的汉人改变衣冠,皇太极开了这个先例,把自己树成众矢之的,我们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罗汝才说:“以皇太极这般做法,清朝覆灭不过是一两年之内的事了。可是如何覆灭,却有个说法。”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四大反王一起出兵,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破清军。河北百姓箪食壶浆迎接义军,然后大家一计票,选出皇帝,从此天下太平。
  但这个状态,未免理想得过头了。
  罗汝才说:“现在已是秋季,闯军不能从海路出兵,王瑾也不在,要等王瑾回来,再让闯军登陆山东,就得明年夏天了。”
  让闯军从西营、曹营的地盘借道去打清军不太现实,现在有清军在,大家为了不落个卖国贼的骂名,还不敢太明目张胆地互相攻击。可等到清廷一灭,大家就是敌人了,一旦西、曹、包三营联手,来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闯军的野战主力就全报销了。
  闯军的恢复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无人能及,五营野战军哪怕被重创到折损半数,有一年的时间也能恢复战斗力。可一旦有部队被整建制歼灭,那就不是轻易能恢复的了。
  因此,闯军参与北伐,肯定是由舟山北上,登陆山东。那里本来就有大量受闯军支持的义军,剃发令一下,士绅、百姓群起反抗,清军在那里的统治无法维系,闯军可以比较容易地登陆,拿下登州、莱州乃至青州。以闯军现在的海运能力,又是这种再熟悉不过的近海航线,可以把一个营的兵力送到山东。
  然而,如今已经是北风季,闯军在北风季依然可以小规模地支援山东,可要是想大规模运兵,非等春暖花开起南风不可。如果要等王瑾从嘉定回来,那就得拖得更久。
  难不成还能对直隶、山东的老百姓说“你们先等一等,刮南风了再起义”?闯军现在不能来,可剃发令下的老百姓现在就必须得开打。
  皇太极选择在此时下剃发令,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如果等到闯军能正常参战的时候再下剃发令,对手的战斗力会提高一大截。
  纳敏夫笑道:“罗帅,要是当年你在陕北老家种地的时候,来个官告诉你,为了天下的大局,等一等再造反,你等不等?”罗汝才说:“那当然等了,等砍了这狗官的脑袋祭旗,立刻起兵。”
  二人一起大笑,罗汝才一拍桌案:“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诸将各回驻地,立刻点起兵马,杀奔直隶,能多快,就多快,不用管友军有没有跟上,直隶遍地都是友军。先打进京城者,赏黄金一万两,所部全军增发一年军饷!”
  白邦政、官抚民、高汝利、李茂春、任光荣、任继荣、王得仁、赵应元、王进才、朱养民、范鼎革、李际遇十二员大将,各引五千兵马,杀入直隶。罗汝才自引杨承祖、杨明起、王龙、罗戴恩四员大将,统兵五万,出太原,奔固关,攻打阿济格。再加上些零头,曹营此次出兵多达十二万,称得上倾巢尽出。
  时光流转,赵德方、张文朝、郭应宾、尹日、刘进福等早就被边缘化的农民军元老相继去世。农民军将领早期生活艰苦,寿命不长是很正常的事。率领偏师的十二员大将中,有四个官军降将,六个是后来收编的其他农民军首领,只有朱养民、范鼎革两人是曹营嫡系。不过罗汝才倒不在意这个,没有哪个傻子会在这个时候叛投皇太极了。
  白邦政打阜平县。
  官抚民打平山县。
  高汝利打赞皇县。
  李茂春打内丘县。
  任光荣打邢台县。
  任继荣打沙河县。
  王得仁打永年县。
  赵应元打邯郸县。
  王进才打成安县。
  朱养民打元城县。
  范鼎革打浚县。
  李际遇打长垣县。
  按理说,这种全面开花的打法是兵家大忌,可罗汝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很确定,自己一定会有援军,宣府、兖州的清军都会遭到大规模攻击,山东必定发生大规模的起义,清廷绝不会拿出太多兵力支援阿济格。自己以五万兵马对阵阿济格,就算不胜,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对手是李自成、张献忠,甚至是崇祯,或许可以根本不去理会曹营这十二路偏师,但皇太极不行。一来是剃发令导致的大量义军会让这些曹营偏师如同回家一样,到处都有本地的士绅、百姓、绿林豪杰接应,会让曹营迅速占领大片地盘,甚至截断大运河,切断清廷和山东的联系;二来是剃发令的颁布本就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如果不出兵深入农村抢掠,普通旗兵就得不到好处,皇太极这剃发等于没剃。
  因此,清军必定四处镇压起义,面对曹营的全面出击,他们也只能分兵迎战。
  每一路偏师只有五千人,自然是弱了些,是存在被清军集中力量击破的可能的。今年曹营已经恢复正常税收了,实力今非昔比,清军如果集结对等的兵力,顶多也就是把其中一路打得落荒而逃,败回山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