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连云港(二)

很快就和同志们打成了一片。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磨合,曾春鉴发现自己的老部下似乎都变成了知识分子,张口闭口很少爆粗口,刘建立更是一副儒将派头,据战士们说这都是在学师长的风度。这一听刘建立爆粗口,曾春鉴就忍不住笑了:“旅长,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说奶奶个熊了?”

        刘建立一听,觉得有点不好意思,面色略红了一下,接着就说:“政委,我教二旅是和教一旅、教三旅并驾齐驱的八路军三大主力旅,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守在鲁西,基本没有参加大的作战行动战士们眼瞅着教一旅、教三旅打了一仗又一仗,心里早就憋屈的不行了。如果再不打大仗,不要说会被教一旅、教三旅甩下去,连教四旅、教五旅都有可能超过我们。这还了得?这次啊,我下定决心了,要快速攻占连云港,然后要挥师西进,与主力一起好好地会会曰军徐州守军,看看是我的老二营的枪法准还是小鬼子的刺刀硬!”

        军人么,什么时候都不能没有争强好胜之心。这一点,同是红军战将的曾春鉴心知肚明,不由得豪气顿生,捋捋袖子,大声吼道:“旅长说的对,你坐镇指挥,我带教四团为全旅打先锋,保证一举攻占连云港。”

        旁边的政治部主任李聪敏一听,马上就说:“旅长、政委,你们谁都不能和我抢,我老李要是再不打个出彩的仗,师长都忘了教导师还有李聪敏这号人了!没说的,我带教四团做先锋,你们就在后面听好吧,保证准时拿下连云港!如果完不成任务,我老李愿意接受处罚!”

        李聪敏这一说,刘建立和曾春鉴都不再说了,因为李聪敏一直是老二营、老二团的政委,自从成立红七军团后就一直呆在政治处主任位置上没有挪窝。虽然李聪敏不说,但确实是应该让师长知道知道这个事情了。

        结果李聪敏自然是兴高采烈地下教四团去了。

        李聪敏走后,刘建立找来了周春如,最后一次询问连云港的情况。

        这周春如原名周芳增,字春如,出生于一九0一年,灌云县沂北乡席家圩人,毕业于上海美专雕塑专业。北伐时期就开始宣传革命,这个时候在家乡组织了一支抗曰宣传队,成员有孙海光、冯国柱、朱步营、侍守民、程同模、朱克、王兰英等20多人。先后在仲集、伊山、朱埝、新安镇、张店、杜大扬、杨圩、杨集、同兴等地演出,教唱救亡歌曲等。

        八路军到达灌云县后,虽然处于隐蔽待机状态,但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可以瞒过曰本人,却瞒不过老百姓。周春如的抗曰宣传队此时处于敌后,还没有被国民政斧灌云地政权解散,正在乡下宣传抗曰,自然很快就和八路军联系上了,还给战士们演出了几场。

        教二旅跑这么远的路,目的就是要攻占连云港,刘建立见了周春如后大喜,马上就委托周春如组织去过连云港的青壮年给侦察连带路,对连云港实施侦察。

        周春如在灌云很有名望,他曾经受党组织指派,参加过灌云的国民党政权工作,以漫画揭露当时的县长的罪恶,在灌云各界很有影响。县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主力部队,还有什么说的?自己先把连云港的情况给刘建立大致介绍了一下,然后就把宣传队全派了出去,寻找对连云港熟悉的青壮年为部队带路。

        现在,侦查员们早已把情况反馈回来了,刘建立要问的已经不是军事上的问题了,而是连云港的风土人情。

        听刘建立要了解这些情况,周春如就打开了话匣子,把他知道的情况说了个清清楚楚。

        连云港的港口原来在大浦港,到1933年的时候,大浦港淤塞,港口迁到了老窑。这老窑实际上就是当年山民烧木炭的窑口,时间长了由新窑建成了老窑,后来慢慢发展成了渔村,有渔户一千多家,有大小三百多条渔船。大船是黄花船、遥网船,可以到远海捕捞,渔民们俗称“下远洋”。小船大多在家门口近海捕捞。渔民每年春秋两季,捕捞黄花鱼、带鱼、鲳鱼、比目鱼、黄鲫鱼,还有海蟹、对虾、乌贼等等,总产达十五六万担。少量的鲜货就地销售,大宗捕获的黄花鱼、带鱼,都是带盐下海,随捕随腌,然后销往海口城市。

        春汛期间,新浦满街满巷都是海货,价钱便宜得很,和青菜价钱差不多。这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晒“春鱼”,将买来的黄花鱼洗净除去肠杂,用绳子穿起来放在天井中晒,一晒就是几十斤上百斤。春鱼干除了便于以后随时取食外,还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零食。他们用草纸将春鱼干包裹起来,放在水里浸一下,然后埋在锅膛的火灰里,半个钟头左右便焐熟了。扑去灰和草纸,拿在手里一块一块地撕着吃,那“蒜瓣肉”又香又有嚼头。

        海货中数量较多的还有对虾,价钱也是相当便宜,旺产时正值头刀韭菜上市,韭菜炒对虾成了寻常人家的时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