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直奏

是个好地方。
  康小米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现在享受的是太子的待遇,他还在专注于享用烙饼摊鸡蛋。为了确保统计队的廉洁,待遇必须要好,成本也就很高昂,也就不可能多设,只能一省一个。最初建立统治时的统计之后,统计队会在每个县待一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彻底的统计,按照这个速度,一个县被查过之后,大概要经过十年才会被查第二遍。但十年一查也比不查强。
  李自成在多年征战中见多了巡按拖后腿的事情,没有沿用明朝的巡按制度,所以在统计队之外,还得有其他的监察方式作为补充。
  闯军废巡按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和另一时空的清朝济尔哈朗、岳乐等人要求废巡按是一个道理。巡按是制衡督抚的,而清朝的督抚多为汉军旗人,自然不希望科举出身的巡按去制约他们,爱新觉罗宗王也肯定站在旗人一边。
  而闯军这边也有一个性质不同但地位类似的群体,也就是各省的驻防武官,李文江、郭汝磐、王友进、贺锦、塔天宝、牛万才这些人怎么可能愿意让巡按来监督自己。对于李自成来说,这些老朋友难道不比之前还是敌人,不久前才刚入伙的文官担任的巡按可靠得多?而且这些人和文官巡抚尿不到一个壶里,本来就会互相监督。
  王瑾对于告密者极度厌憎,所以他虽然知道密折制度,却没有提出,只是提出各省刑科直接和刑部尚书对接,有监察之权。至于特务政治,更是王瑾绝不容忍的。但是刑官是长期任职的,和明末僵化了的巡按制度相比虽然没有拖后腿的作用,但是在监察作用上并没有变强。
  然而,李自成无师自通地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有权直接向李自成奏事。自费邮递,不得使用驿站,里面只许谈政务民事,不准有请安内容。
  理论上来说,这叫“广开言路”,人人都能监督,有巡按之能而无巡按之弊。可是,这是基于强力的开国君主做出的制度设计,五品以上的官员一大半都和李自成有私交,他直接听取这些人奏事当然没问题。可是换一个皇帝呢?换个懒的还算好,换个没本事却自以为是的,那可是后患无穷。
  所以在王瑾的极力要求下,李自成又做了补充,所有奏章都要在通政司登记。通政司无权扣下奏章,也不能看内容,但至少要知道都有谁在什么时间向李自成上奏了,李自成又是何时批复。这样一来,“直奏”是有了,“密折”则只密了一半。同时规定,逮捕任何人都必须通过刑部定罪。